盖世周报 | FSD入华倒计时;余承东卸任华为终端BG CEO
作者:小微 日期:2024年05月05日 阅读:61054本周,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发生?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马斯克意外到京,FSD入华进入倒计时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在缺席2024年北京车展后,4月28日,特斯拉CEO马斯克突然抵达北京,进行了一年里的第二次访华。
根据多方报道及业界猜测,马斯克此次访华,很可能是为了讨论FSD进入中国事宜,因为就在一周前,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FSD可能很快进入中国。
图片来源:马斯克微博
紧随其后,特斯拉在国内又与百度地图达成了合作,并通过国家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。这种种迹象表明,特斯拉正在为FSD入华铺平道路。
盖世点评:继当初特斯拉进入中国,搅乱国内市场“一池春水”之后,FSD如果顺利落地中国,会再度引发智驾“鲶鱼效应”吗?
余承东卸任终端BG CEO
4月30日,华为内部发布人事调整文件,宣布余承东将卸任华为终端BG CEO,但仍保留终端BG董事长职位,原华为终端BG首席运营官何刚接任华为终端BG CEO。华为内部人士对外确认,这一次调整属实。
就在这一信息传出的前一周,在北京车展开幕之前举办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,已于2023年9月卸任华为汽车BU CEO升任董事长的余承东并未露面,而靳玉志作为车BU CEO首次在媒体面前公开亮相,以发布会主角的身份发布了华为全新智驾解决方案品牌“乾崑”。
华为官网的信息显示,目前余承东的职位分别是: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BG董事长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、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。
盖世点评:卸任终端BG CEO,余承东会否一改“消费电子”类宣传手段,不再“遥遥领先”?
小米SU7首月交付破7千台,雷军:正全力扩充
5月1日,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在个人社交平台公布4月销量数据,交付量达7058台。雷军表示,“我们真正做到上市即交付,交付即上量。”
图片来源:雷军个人微博
小米SU7于3月28日上市,目前锁单量已达到88063台。产能方面,上市32天后,小米汽车表示,小米SU7第10000辆整车正式下产线。
雷军表示,“我们正全力扩充产能、加速交付,确保完成今年交付10万台的任务。”
盖世点评:小米SU7真正做到了上市即上量。
长城汽车2030年将实现海外销售超百万辆
日前,面向未来,长城汽车正式发布全球化发展“新四化”战略:产能本地化、经营本土化、品牌跨文化、供应链安全化,并宣布将加大海外市场投资,支持海外拓展,在一个长城品牌下,推动研、产、供、销、服全面出海,并计划到2030年,实现海外销售超百万辆,高端车型销售占比超1/3。
图片来源:长城汽车
此前数据显示,2023年,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达到31.6万辆,这也是长城汽车海外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。今年以来,长城汽车海外销量继续快速增长。其中在3月,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达到35,815辆,同比增长超六成。
如今,长城汽车累计出口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,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,000家,在全球市场拥有超1,400万用户,海外累计销售超140万辆,全球化业务正加速展开。
盖世点评:海外市场已成为本土企业进阶下一阶段的关键一环。
德国汽车工业协会: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创新高地
“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,占据全球汽车销量四分之一以上的份额,特别在领域,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尤为显著。”德国汽车工业协会(VDA)主席穆勒(Hildegard Müller)日前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表示,“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已超欧美市场总和。对于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,促进电动出行的国际化,以及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而言,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至关重要。”
“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非常关注的创新高地,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也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,这种竞争让行业变得越来越有活力和创新力。”穆勒表示,“我们非常乐于跟中国在这方面进行竞争,正因如此,我们能够互相促进,共同学习,中国和德国市场也能够为(世界的)汽车工业发展作出贡献。”
盖世点评:实力,让全球目光聚焦在了中国。
与富士康完成合资公司组建
5月1日,采埃孚宣布,其与富士康已于4月30日正式完成乘用车底盘系统领域合资公司的组建。新合资公司名为采埃孚富士康底盘模块有限公司,由富士康收购采埃孚底盘模块有限公司50%股份,实现50:50同比例持股。
图片来源:采埃孚
据了解,采埃孚底盘模块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拥有25个驻地,约3800名员工,其中近100人常驻德国。2023年,采埃孚底盘模块业务销售额约为43亿欧元(47亿美元)。
在此次交易中,合资公司的企业价值约为10亿欧元(约11亿美元)。未来,新公司将由采埃孚两位经验丰富的高管即首席执行官艾克·多夫(Eike Dorff)和首席财务官乌尔斯·里恩霍夫(Urs Rienhoff)领导,基于采埃孚与富士康的优势互补,如工程能力、灵活性、经验技术和客户导向等,共同将更多创新技术成果应用于量产车型。
盖世点评:富士康造车进度条再进一步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