蔚来能源与吉利汽车集团达成合作,充电网络将实现互联互通
日期:2024年04月16日 阅读:70582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图片来源:蔚来微博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3月27日,蔚来能源与吉利汽车集团正式达成充电网络互联互通合作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图片来源:蔚来微博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据介绍,包括吉利银河系列、几何系列在内的吉利汽车、领克汽车、极氪汽车、极星汽车与smart汽车的用户,后续均可在相应品牌App中的充电地图页面,实时查看到蔚来的位置、价格、实时状态、站点指引等信息,并可快捷完成扫码充电、订单支付等操作。
此外,吉利自建充电网络后续也将与蔚来实现互联互通。
截至目前,蔚来已建设充电站3,740座,充电桩布局突破2万根,覆盖全国300+城市。吉利在补能生态体系方面亦有不俗实力。数据显示,目前,极氪能源极充站(800V超快充)在全国共已建成445站2439根桩。
极氪正加速推进“千站万桩”计划,2024年极充站预计将达1000站,极充桩总数2026年预计达10000根。目前,吉利银河、吉利几何、领克已全面接入极氪能源,共享集团补能体系。此外,吉利还整合了全国主要充电运营商的充电资源,覆盖330个主要城市,可用充电桩的数量达75万个。
去年11月,蔚来汽车与吉利控股集团在杭州签署换电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在换电电池标准、换电技术、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、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、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。
此次合作,也是双方在充换电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合作,将进一步推动补能网络的开放共享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3月29日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5)进入高层论坛环节。在当日的主旨演讲中,小鹏汽车董事长、CEO何小鹏提出了一个在他看来“最重要”的问题:到底飞行汽车是汽车或者无人汽车的升级版,还是飞机的降级版? 何小鹏表示,过去两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速度比以往快了许多倍,但是他认为仍存在一个问题,即飞行车企到底是飞机的降级还是汽车与无人机的升级? 何小鹏认为,飞行汽车最开始该飞在无人区域,避开人工建筑,在河流、沙漠、山川、荒漠、海洋上飞行,这样才能确保飞行更安全、更具规模。但在...
在今天下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5)现场,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 刘立国在就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话题做主旨发言时表示,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动态最优解。 刘立国表示,首先,增程式电动汽车提供“城市用电、长途发电”方案,契合中国市场需求。具体来看,增程技术具有补能便捷、驾驶体验好的特点,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价值;能够帮助车企释放成本,灵活提升产品力,增强竞争力;同时也更适应我国地域特征。 其次,增程并非落后的技术,相反,在电动化时代,主机厂对核心系统软硬件的...
3月29日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5)进入高层论坛环节。在当日的主旨演讲中,长安汽车副总裁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,长安汽车的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开始量产,但大规模商业化量产要等到2030年以后。所以,消费者不必担心现在的液态动力电池会在短期被淘汰。 邓承浩表示,在“上半场电动化、下半场智能化”的语境下,汽车行业的转型速度是非常快的。在动力电池领域,长安汽车一直在探索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。其中配备固态电池的样车将在今年首发,明年开始做规模化验证,到2027年逐渐开...
“转型”是汽车行业真正的热词,但一场深入彻底成效显著的转型该如何进行?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开拓者,上汽集团以一场教科书式的转型历程,再次引领行业。 从“大乘用版块”的构建开始,上汽集团以组织结构的深度重组,激发技术积淀,树立技术自信,打造技术护城河。在此基础上,上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融入智能化、电动化时代所呼唤的深度变革。 刀刃向内 樱桃好吃树难栽,转型维艰路难开。光是“刀刃向内”这第一步,许多企业就未必能做到。 上汽做到了。 面对行业百年未有之变局,临近新能源汽车市占率...
如果没有五菱宏光MINIEV的成功,“代步车”恐怕还只是A00细分市场内部的小类别,更不要说能享受属于自己的时代——150万辆MINIEV和等量齐观的用户,值得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。 如今,这款问世五年的纯电动小车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。作为一款现象级产品,宏光MINIEV的下一步将向何处去,不仅关乎五菱能否继续打造爆款,也将影响代步车市场的走向。 智驾?空间?社交?潮改?在宏光MINIEV四门版上市后的媒体沟通会上,上汽通用五菱产品营销中心营销总监孙德兴和上汽通用...
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,而上汽集团最近遇到了两座。 当上汽与华为合作的“尚界”项目官宣,人们会沿着华为先前的合作方式习惯性地认为,是上汽需要华为的助力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。但是,有没有一种可能,当华为从自己的舒适区中走出并试图拓展新的增长空间时,却发现可靠的合作伙伴非上汽莫属? 当上汽宣布将采用华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,人们也难免翻出多年前的“灵魂论”,说上汽出让了灵魂。但是,有没有一种可能,是竞争形态发生了变化,车企对灵魂的把握由传统的自主可控进化出开放合作的新业态? 答案都是...